如何区分痔疮和直肠脱垂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直肠脱垂 #痔疮

痔疮直肠脱垂可通过发病部位、症状特征及外观形态进行区分。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或移位,直肠脱垂是直肠壁全层或部分脱出肛门。主要区分依据有痔核位置、脱出物形态、伴随症状、触诊差异及发病机制。

1、发病部位

痔疮发生于齿状线附近的肛垫组织,内痔位于直肠末端黏膜下,外痔在肛管皮肤下。直肠脱垂涉及直肠全层或黏膜层,脱出物源自直肠壁,可延伸至肛门外部。痔疮脱出物为充血静脉团,直肠脱垂可见环形肠壁皱襞。

2、症状特征

痔疮以无痛性便血、肛门坠胀为主,内痔便血呈鲜红色附着粪便表面。直肠脱垂突出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复位,可能伴随排便不尽感或肛门失禁,出血较少见。

3、外观形态

痔疮脱出物呈分叶状或葡萄串样,表面为黏膜或皮肤覆盖。直肠脱垂脱出物呈圆柱形,可见同心圆状黏膜皱襞,长度可达数厘米。指诊时痔疮可触及柔软静脉团,直肠脱垂能摸到双层肠壁或疝囊样结构。

4、触诊差异

痔疮触诊有弹性肿块,按压可能回缩,伴有肛门紧缩感。直肠脱垂触诊可感知肠腔延续性,严重者能触及道格拉斯窝下降形成的疝囊,部分患者存在肛门括约肌松弛。

5、发病机制

痔疮与静脉丛淤血、肛垫支持结构松弛有关,诱因包括便秘、久坐。直肠脱垂多因盆底肌薄弱、直肠固定结构缺损导致,常见于经产妇、老年人群,可能合并直肠前突或会阴下降综合征。

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避免久蹲久坐。痔疮急性期可用温水坐浴缓解症状,直肠脱垂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两种疾病均需肛肠科专科检查确诊,直肠脱垂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建议出现肛门不适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