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感冒是怎么回事

经常感冒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营养缺乏、慢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增强免疫力、改善生活环境、调整饮食结构、治疗基础疾病、定期体检等方式干预。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表现为反复出现鼻塞、咽痛等感冒症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转移因子胶囊等免疫调节剂。
长期处于人群密集场所或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会持续损伤呼吸道屏障。这类患者常伴有咳嗽、打喷嚏症状。需保持室内通风,外出佩戴口罩,高危环境工作者可定期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清洁鼻腔。
蛋白质或维生素摄入不足会影响免疫球蛋白合成,特别是维生素C和锌元素缺乏时更易感染。可能伴随口腔溃疡、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日常应增加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补充新鲜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过敏性鼻炎、糖尿病等慢性病会持续消耗机体抵抗力。这类患者感冒时症状往往迁延不愈,可能合并持续低热。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如使用氯雷他定片控制过敏症状,通过胰岛素注射液稳定血糖水平。
部分人群存在IgA抗体分泌不足等遗传缺陷,表现为自幼反复呼吸道感染。通常有家族发病史,可能伴有湿疹等过敏表现。建议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丙种球蛋白等生物制剂。
日常需注意保暖防寒,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饮食中适当增加蘑菇、深色蔬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建议每季度进行血常规检查,感冒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高热时应及时呼吸科就诊。长期反复感冒者需排查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等隐匿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