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能查出癌症吗

关键词: #癌症
关键词: #癌症
抽血一般不能直接确诊癌症,但部分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能提示癌症风险。癌症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综合判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甲胎蛋白升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有关,也可能见于妊娠期或肝炎活动期。肝癌患者通常伴随右上腹疼痛、消瘦等症状。临床常用甲胎蛋白检测试剂盒进行筛查,但确诊需结合超声、CT等检查。若结果异常,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做肝脏穿刺活检。
癌胚抗原异常升高常见于结直肠癌,也可见于胰腺癌或肺癌。胃肠肿瘤患者可能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但吸烟、炎症也可能导致轻度升高。确诊需通过肠镜取组织病理检查。
糖类抗原125主要用于卵巢癌筛查,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能导致升高。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晚期可能出现腹胀、盆腔包块。检测需空腹抽血,异常者需配合阴道超声、腹腔镜等检查。绝经后妇女数值超过35U/ml时应警惕。
糖类抗原199对胰腺癌诊断有一定价值,胆管炎或胰腺炎也会影响结果。胰腺癌患者可能有黄疸、上腹痛等症状。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数值超过37U/ml需进一步做增强CT或ERCP检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增生或直肠指检后也可能升高。早期前列腺癌常无症状,晚期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检测前48小时应避免骑自行车或性活动,数值超过4ng/ml需结合直肠指诊和穿刺活检。
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可能,单一指标异常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针对性筛查,40岁以上人群可每年检测常见肿瘤标志物。发现异常指标时,应配合医生完成胃肠镜、CT等进一步检查。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吸烟酗酒,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体检报告异常应及时到肿瘤科或相应专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