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流感发烧怎么办

儿童流感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抗病毒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流感通常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包裹。若出现寒战需停止降温并注意保暖。
发热会增加体液流失,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口服补液盐溶液或新鲜果汁。每日饮水量可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计算。家长需观察排尿情况,若4-6小时无排尿或尿液呈深黄色,提示需加强补液。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给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避免阿司匹林类药物。
确诊流感48小时内可考虑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用药需严格遵循疗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抽搐等情况时,家长应立即带患儿就诊。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CRP检测或流感抗原筛查,重症需住院进行氧疗或静脉给药。流行病期间避免自行前往人群密集的医疗机构。
流感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每日保证12-14小时睡眠,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洗手,患儿用品单独消毒。未接种流感疫苗者可在康复后咨询接种事宜,流行季节避免前往密闭公共场所。密切观察体温曲线变化,记录发热频次与伴随症状,为医生提供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