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引起腹泻怎么治疗

消化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关键词: #腹泻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使用止泻药物、口服补液盐、服用消化酶等方式治疗。消化不良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食物不耐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选择低脂低纤维的清淡饮食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推荐食用米粥、面条、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及高糖食物。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可减少肠道蠕动频率,腹泻期间暂时停止摄入乳制品及豆类等易产气食物。

2、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致病菌生长、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腹泻症状,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用热水送服。

3、使用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可减缓肠道蠕动或吸附肠道毒素。蒙脱石散能覆盖消化道黏膜形成保护层,消旋卡多曲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减少肠液分泌,严重水样便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洛哌丁胺。

4、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Ⅲ能预防和纠正腹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每袋需用250毫升温开水冲服,少量多次饮用至腹泻停止,尤其适用于儿童及老年人。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时应及时补充,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5、服用消化酶

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米曲菌胰酶片等药物可帮助分解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适用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或胆汁分泌减少导致的消化不良,餐中服用效果更佳,肠溶制剂不可嚼碎。

腹泻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可饮用淡盐水或苹果汁补充电解质。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严重腹痛时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突然改变饮食习惯,规律作息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