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象高是怎么回事

儿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血象高可能与感染、缺氧、应激反应、血液浓缩、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拒奶、嗜睡、呼吸急促、皮肤苍白等症状。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补液扩容、对症支持、遗传病筛查等方式干预。

1、感染

细菌病毒感染是新生儿血象升高的常见原因。母亲产道感染、胎膜早破或院内交叉感染可能导致新生儿败血症、肺炎等疾病。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时需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患儿可能出现体温不稳定、喂养困难等表现。

2、缺氧

分娩过程中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会导致应激性白细胞增多。这种情况常伴随代谢性酸中毒,血气分析显示乳酸值升高。需及时进行氧疗,必要时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持续缺氧可能损伤多器官功能,需密切监测心率、血氧等指标。

3、应激反应

剖宫产手术、低体温或疼痛刺激可引起生理性白细胞增高。这种一过性反应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排除病理性因素。保持适宜环境温度,减少操作刺激,多数在24-48小时内自行恢复正常。若持续升高需警惕隐匿性感染。

4、血液浓缩

喂养不足或腹泻导致脱水时,血液浓缩会造成血细胞假性增高。通过检测红细胞压积和尿比重可鉴别,需及时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早产儿更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家长需注意记录出入量,观察前囟张力及皮肤弹性变化。

5、遗传代谢病

枫糖尿病、甲基丙二酸血症等遗传性疾病可能表现为顽固性白细胞增多。这类患儿往往伴有特殊体臭、惊厥或发育迟缓,需进行血尿代谢筛查确诊。治疗需限制特定氨基酸摄入,补充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等特殊配方营养剂。

家长发现新生儿血象异常时,应配合医生完善C反应蛋白、血培养等检查。保持喂养卫生,避免探视者交叉感染。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但母亲患乳腺炎时应暂停亲喂。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量和大小便情况,出现抽搐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