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支气管炎的症状

新生儿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呼吸急促、喘息、发热、喂养困难等。新生儿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新生儿支气管炎早期常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后期可能伴随痰液增多。咳嗽可能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引起,患儿可能出现喉部发红、黏膜充血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冷空气刺激。
患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伴随鼻翼扇动、胸骨上窝凹陷等表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支气管黏膜水肿导致气道狭窄有关,严重时可能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需氧疗。家长应密切观察呼吸状态,避免包裹过紧。
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多因小气道痉挛所致。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出现,可能伴随烦躁不安、拒奶等症状。治疗可选用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家长需记录喘息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体温可能超过37.5℃,部分患儿出现反复高热。细菌性支气管炎可能引起明显发热,伴随精神萎靡、皮肤花纹等全身症状。医生可能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家长应采用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退热贴等可能影响呼吸的降温方式。
患儿可能出现吸吮无力、奶量下降、进食时呛咳等症状。这与呼吸费力消耗能量、咽喉部不适有关,长期可能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使用早产儿配方奶。医生可能开具复合维生素B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营养支持药物。家长喂奶时需保持45度体位,喂奶后竖抱拍嗝。
新生儿支气管炎患儿家长需维持室内温度24-26℃,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避免尘螨刺激。接触患儿前严格洗手,患病期间避免亲友探视。按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停药。观察记录每日症状变化、进食量、大小便情况,复诊时向医生反馈。若出现呼吸暂停、青紫、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需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