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

儿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新生儿 #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喂养方式、消毒用具、避免交叉感染、使用药物等方式护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喂养困难等症状。

1、保持口腔清洁

哺乳前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棉签轻柔擦拭新生儿口腔黏膜,重点清洁颊黏膜、舌面等易残留奶渍部位。避免使用粗糙布料或过度用力,防止黏膜损伤加重感染。每日重复进行2-3次,可减少真菌附着。

2、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前需清洁乳头及周围皮肤,奶粉喂养应现配现用。喂养后让新生儿少量饮水冲刷口腔,避免奶液残留。对于反复发作的鹅口疮,可暂时改用小勺喂奶减少乳头摩擦刺激。

3、消毒用具

奶瓶、奶嘴、安抚奶嘴等需每日煮沸消毒10分钟或使用专用消毒器处理。衣物、毛巾等接触物品应单独清洗后暴晒,避免与成人衣物混洗。母亲内衣需每日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避免交叉感染

照顾者接触新生儿前需规范洗手,避免亲吻婴儿口腔。家庭成员有真菌感染如脚气、阴道炎等需及时治疗。新生儿用品禁止与他人混用,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

5、使用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制霉菌素甘油或制霉菌素混悬液,每日3-4次均匀覆盖患处。严重时需遵医嘱口服氟康唑颗粒。禁止自行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等偏方擦洗,以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护理期间需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及进食量,若出现拒奶、发热或白斑扩散应及时复诊。哺乳母亲应减少高糖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注意新生儿衣物以纯棉透气为主,避免过度包裹造成湿热环境。日常可适当晒太阳增强抵抗力,但需避开强光时段。鹅口疮治愈后仍应持续消毒措施1-2周,防止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