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痘疫苗后出现哪些反应

传染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关键词: #疫苗

打水痘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皮疹、乏力、食欲减退等反应。水痘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轻微免疫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1、局部红肿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发红、肿胀或硬结,多与疫苗刺激局部组织有关。一般直径不超过3厘米,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建议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若红肿范围持续扩大或伴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可能。

2、低热

部分受种者可能出现37.5-38.5℃的低热,通常持续1-2天。这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有关。建议多饮水、适当休息,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持续高热或伴有寒战需警惕继发感染。

3、皮疹

约5%接种者会出现散在丘疹或水疱,多分布于躯干,数量通常少于10个。这种疫苗相关皮疹不具有传染性,2-5天内可结痂自愈。需避免抓破皮疹引发感染,必要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4、乏力

免疫系统应答可能导致短暂疲倦感,常见于接种后24小时内。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若乏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肌肉酸痛,需考虑是否存在病毒性感冒等其他疾病。

5、食欲减退

疫苗反应可能引起短暂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下降、轻微恶心。可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呕吐腹泻,需排查轮状病毒感染等消化道疾病。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以防急性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洗澡以防接种部位感染。若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严重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多数不良反应程度轻微且具有自限性,家长可通过监测体温、观察精神状态帮助判断病情进展。疫苗接种后2周内应避免接触免疫缺陷人群,因疫苗病毒存在极低概率传播风险。日常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有助于提升疫苗免疫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