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的副作用

接种狂犬疫苗后可能出现轻微副作用,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常见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红肿、低热、乏力,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神经系统症状。
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是狂犬疫苗最常见的局部反应,通常在注射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部分人群会出现38℃以下的低热,伴随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这些反应多属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正常表现。肌肉酸痛和乏力感可能持续2-5天,适当休息即可缓解。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一般不超过24小时。
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荨麻疹、面部水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处理。迟发型过敏反应可能在接种后数小时至2天内出现皮疹、瘙痒。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吉兰-巴雷综合征极为罕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或感觉异常。疫苗接种后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出现红肿可用冷敷缓解。若发热超过38.5℃可物理降温,但禁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建议完整接种全程疫苗,即使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也不应中断免疫程序。所有不良反应都应及时向接种单位报告,由专业人员评估是否需要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