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怎么看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0次浏览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观察皮肤黄染范围、巩膜颜色及精神状态初步判断,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进展快或持续时间长,需及时就医。

1、观察皮肤黄染

从面部开始观察黄染范围,若仅限头颈部多为轻度,躯干黄染提示中度,四肢及手足心黄染则可能为重度。可用手指轻压皮肤后观察回血时的颜色变化,黄染区域会呈现明显黄色。生理性黄疸的皮肤黄染通常呈淡柠檬色,病理性黄疸可能呈现橙黄色或暗黄色。

2、检查巩膜颜色

轻轻翻开宝宝眼睑观察巩膜黄染程度。生理性黄疸巩膜呈浅黄色,病理性黄疸时巩膜黄染更明显且可能伴有分泌物。需在自然光线下观察,避免灯光干扰判断。若巩膜黄染伴随眼睑水肿或充血,需警惕胆红素脑病风险。

3、监测精神状态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通常反应良好、吃奶正常。若出现嗜睡、拒奶、哭声尖直、肌张力增高或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病理性黄疸患儿可能伴随发热、呕吐、腹胀等异常表现,家长需密切记录异常行为发生时间及频率。

4、记录大小便

生理性黄疸患儿粪便呈黄色或淡黄色,尿液颜色清亮或微黄。若大便颜色变浅呈陶土色或尿液呈深茶色,可能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患儿排便次数可能减少但粪便性状正常,需与胆道闭锁等疾病鉴别。

5、检测胆红素值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可无创筛查,数值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第95百分位需警惕。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2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5mg/dl需干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现黄疸时,建议更早进行医疗评估。

家长应每天在固定时间、相同光线条件下记录黄疸变化,保证充足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自行使用中药或偏方,日光浴时需注意保护眼睛及避免晒伤。若黄疸出现时间早于24小时、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蓝光治疗或换血等专业干预。出院后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黄疸消退情况及生长发育指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