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发烧怎么办

小儿呕吐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小儿呕吐发烧通常由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中耳炎、脑膜炎等原因引起。
小儿呕吐发烧时应避免进食油腻、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可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减少单次哺乳量。呕吐严重时可短暂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家长需注意观察进食后是否再次呕吐。
当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将室温维持在25℃左右,减少衣物包裹。家长需每1-2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水降温,避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
呕吐发烧容易导致脱水,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次呕吐后可给予5-10毫升补液盐,间隔10-15分钟重复喂服。观察小便量及精神状态,如6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需立即就医。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含糖饮料。
家长需密切监测呕吐频率、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如出现喷射性呕吐、持续高热、意识模糊、颈部僵硬、皮疹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记录呕吐物性状、体温曲线及用药情况,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退热药物。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呕吐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多潘立酮混悬液。禁止自行使用止吐药或抗生素,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小儿呕吐发烧期间家长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频繁搬动患儿。恢复期继续给予清淡饮食,逐渐增加食量。注意手部卫生及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如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不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前往儿科就诊。定期测量并记录体温、呕吐次数及饮食情况,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