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症状与危害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可能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危害。腹泻通常由感染性因素、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小儿腹泻时每日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可能达到5-10次甚至更多。粪便常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部分患儿会出现排便急迫感。感染性腹泻多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可能与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有关。家长需注意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腹泻患儿的粪便可呈现黏液便、脓血便或脂肪泻等异常形态。细菌性痢疾可见果酱样黏液脓血便,轮状病毒性肠炎多为黄色水样便,过敏性腹泻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家长需留取新鲜粪便标本送检,避免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排便后暂时缓解。严重腹痛可能提示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轻度腹痛可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持续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细菌性肠炎可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感染性腹泻常伴有38-39℃发热,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发热期间应减少衣物包裹,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警惕脓毒症,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重度腹泻可能导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可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细菌性腹泻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
家长应保持患儿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母乳喂养儿继续哺乳,人工喂养儿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出现嗜睡、无尿或前囟凹陷等危重症状时需急诊处理。恢复期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