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是怎么得的

腮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因素、导管阻塞、邻近组织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导管疏通、炎症控制等方式治疗。
腮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该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潜伏期较长,通常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胶囊等,同时配合卧床休息和隔离措施。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导致化脓性腮腺炎。这类感染多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表现为单侧腮腺红肿热痛,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促进唾液分泌。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可能累及腮腺,导致慢性炎症。这类情况通常表现为双侧腮腺反复肿大,伴随口干眼干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泼尼松片、羟氯喹片等。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湿润。
腮腺导管结石或狭窄可导致唾液排出受阻,引发腮腺肿胀。进食时症状加重,可能反复发作。治疗需通过唾液腺造影明确诊断,小结石可尝试保守治疗如促唾液分泌药物盐酸毛果芸香碱片,大结石可能需要内镜或手术取出。
口腔、咽喉等邻近部位的炎症可能蔓延至腮腺。这类情况多伴随原发部位症状如牙痛、咽痛等。治疗需控制原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克林霉素胶囊、甲硝唑片等。患者应积极治疗口腔疾病,避免炎症扩散。
腮腺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勤漱口,多饮水促进唾液分泌。饮食宜清淡,避免酸性或辛辣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出现腮腺肿胀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患者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睾丸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