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水痘需警惕并发症

水痘患者居家护理时需警惕继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婴幼儿、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水痘疱疹搔抓破损后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可能遗留瘢痕。护理时需剪短患者指甲,疱疹未破溃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已破溃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家长需每日检查患儿皮肤情况,避免抓挠。
成人或免疫缺陷者可能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影。这与病毒直接侵犯肺组织有关,严重时需住院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护理期间家长应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出现气促立即就医。
发生率较低但危害严重,多在出疹后1周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病毒通过血脑屏障引发脑实质炎症,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治疗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家长发现患者嗜睡或异常烦躁时须及时送医。
儿童水痘期间服用阿司匹林可能诱发该病,表现为呕吐、意识模糊、肝功能异常。护理时应避免使用含阿司匹林药物,退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家长需妥善保管药品,防止患儿误服。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疱疹内出血,伴随牙龈出血、血便等全身出血倾向。这与血小板减少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需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护理时家长应观察疱疹颜色变化,记录出血情况供医生参考。
水痘患者应单独居住通风房间,衣物餐具煮沸消毒。饮食选择绿豆粥、冬瓜汤等清热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发热期间多饮温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物理降温。皮疹完全结痂前避免接触孕妇与新生儿,患者用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恢复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可穿纯棉衣物减少摩擦,结痂自然脱落后涂抹维生素E乳帮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