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烧38℃怎么退烧

新生儿发烧38℃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环境温度、补充水分、密切观察、就医治疗等方式退烧。新生儿发烧通常由感染、环境温度过高、脱水、代谢异常、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新生儿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时动作轻柔,每次持续10-15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进行。注意避开前胸、腹部等敏感部位,擦拭后及时擦干皮肤。若新生儿出现寒战需立即停止。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50%-60%,避免包裹过多衣物。可打开空调或风扇使空气流通,但避免冷风直吹。穿着纯棉单层衣物,定期检查新生儿颈背部是否潮湿出汗。环境过热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加重发热症状。
增加母乳喂养频率,每1-2小时喂养一次,每次10-15毫升。人工喂养者可适当喂服温水,24小时总液体量按150-180毫升/千克体重计算。观察尿量每天应达6-8次,尿液呈淡黄色。脱水会升高体温并诱发电解质紊乱。
每小时测量肛温并记录,注意有无嗜睡、拒奶、抽搐等伴随症状。监测呼吸频率是否超过60次/分,皮肤是否出现花纹或发绀。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前囟门是否凹陷或膨隆。体温持续超过38.5℃或发热超过24小时需立即就医。
当出现喷射性呕吐、前囟隆起、抽搐等严重症状时,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开具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严重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血常规、CRP等检查可明确感染类型,必要时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新生儿发热期间家长应保持手部清洁,接触婴儿前后需用肥皂洗手。喂养器具每日煮沸消毒,衣物床单勤换洗。避免带新生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有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体温正常后继续观察3天,若出现反复发热或精神萎靡需复诊。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按时接种疫苗可预防部分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