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力衰竭怎么检查

小儿心力衰竭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导管检查等方式诊断。心力衰竭可能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医生会通过听诊器检查患儿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异常体征,同时观察是否存在肝肿大、颈静脉怒张等体循环淤血表现。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心脏功能状态,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血液检查包括脑钠肽检测、心肌酶谱、肝功能等。脑钠肽水平升高对心力衰竭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心肌损伤。血常规可排查感染因素,电解质检查有助于评估内环境状态。
胸部X线可显示心脏增大、肺淤血等改变。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估心脏结构、瓣膜功能及收缩舒张功能,是诊断心力衰竭的核心检查手段。必要时可行心脏核磁共振检查获取更详细的心肌组织信息。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虽然对心力衰竭无直接诊断价值,但能提示潜在病因。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负荷心电图可评估心脏储备功能。
对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或需精确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情况,可能需进行心导管检查。该检查能直接测量心腔内压力、血氧饱和度,同时可行心血管造影明确解剖畸形,但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确诊小儿心力衰竭后,家长需协助患儿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应控制钠盐摄入,少量多餐减轻心脏负荷。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脏功能。注意观察患儿呼吸、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预防呼吸道感染,按时完成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