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怎么治疗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关键词: #真菌感染 #皮肤病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物理治疗、日常护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通常由皮肤癣菌、念珠菌、马拉色菌等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脱屑等症状。

1、外用抗真菌药物

外用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首选方法,适用于轻度感染。常见的药物包括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硝酸咪康唑乳膏可用于治疗足癣、体癣等皮肤癣菌感染,联苯苄唑乳膏对念珠菌感染有效,酮康唑乳膏适用于马拉色菌引起的花斑癣。使用时应将药物涂抹于患处及周围皮肤,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若出现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2、口服抗真菌药物

口服抗真菌药物适用于广泛或顽固性真菌感染。常用药物包括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胶囊等。伊曲康唑胶囊对皮肤癣菌和念珠菌均有效,特比萘芬片主要用于皮肤癣菌感染,氟康唑胶囊适用于念珠菌感染。口服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肝功能异常者应慎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缓解症状和促进皮肤修复。紫外线照射对某些真菌感染有一定抑制作用,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甲真菌感染,激光治疗能穿透甲板杀灭真菌。物理治疗通常需多次进行,治疗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4、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有助于预防真菌感染复发。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皱褶部位。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过紧的鞋袜。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增强免疫力。运动后及时清洁皮肤,避免汗液长时间滞留。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或顽固性真菌感染,如甲真菌病导致甲板严重变形。手术方式包括病甲拔除术、甲床刮除术等。病甲拔除术后需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防止复发。甲床刮除术可清除受感染的甲床组织,促进健康指甲生长。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药,避免感染。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中断疗程。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搔抓患处以防继发感染。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加强防护措施,预防真菌感染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