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溺水易导致死亡的原因
学龄前编辑
健康小灵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编辑
健康小灵通
关键词: #儿童
儿童溺水易导致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气道阻塞、缺氧性脑损伤、继发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低温症等。溺水后水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器官损害。

溺水时水迅速充满口鼻腔和气管,机械性阻塞气道导致窒息。儿童气道直径较小,少量液体即可完全阻塞,5分钟内未解除阻塞可能造成脑死亡。急救需立即清除口鼻异物,采用海姆立克法排出气道液体,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将导致神经元永久性损伤。儿童基础代谢率高,氧耗量是成人的2倍,溺水后更快出现意识丧失。即使复苏成功,也可能遗留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现场急救应持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污水中的病原体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败血症等。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溺水后48小时内可能出现高热、呼吸窘迫。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监测血常规指标。

缺氧和酸中毒导致心肝肾等多器官损伤。儿童血容量少,更容易出现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为少尿、肝酶升高、心肌酶谱异常,需在ICU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等器官支持治疗。
冷水浸泡会使体温快速流失,儿童体表面积大更易发生低体温。当核心体温低于28℃时可能出现心室颤动。救援后需用保温毯缓慢复温,避免复温休克,静脉注射温葡萄糖溶液维持循环稳定。

家长需加强水域监管,为儿童配备合格救生设备,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游泳场所应配备救生员和急救设备,避免在无人看护的自然水域活动。若发生溺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基础生命支持,送医后配合医生进行脑保护治疗和感染防控。日常可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儿童应急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