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疝气的治疗方法

肾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疝气 #中医

中医治疗疝气补气升提、温阳散寒为主,方法包括中药内服、艾灸疗法、针刺调理、推拿按摩及膳食调养。

1、中药内服:

疝气多因中气下陷或寒凝肝脉,常用补中益气汤升举阳气,寒证选暖肝煎温经散寒。典型方剂如黄芪30克配伍升麻6克补脾益气,小茴香10克配吴茱萸3克散寒止痛。需辨证使用橘核丸、天台乌药散等成药,连续服用2-3疗程见效。

2、艾灸疗法:

选取关元、气海等穴位艾灸可温通经脉,每日悬灸15分钟改善腹压不足。隔姜灸神阙穴能增强疗效,配合百会穴提升阳气。寒性疝气适用雷火灸,每周3次,持续1个月可见疝囊回缩。

3、针刺调理:

采用毫针深刺足三里、三阴交调节脾胃功能,太冲穴疏肝理气。腹股沟疝加刺大敦穴,脐疝重点针刺中脘。电针刺激维道穴可增强盆底肌力,10次为1疗程,需避开疝囊突出部位。

4、推拿按摩:

循经推拿任脉和肝经,掌揉气海穴配合托疝手法。捏脊疗法从长强穴至大椎穴提升阳气,点按归来穴促进疝内容物还纳。每日晨起卧位操作,手法需轻柔避免挤压疝块。

5、膳食调养:

山药小米粥健脾胃,羊肉炖当归温补下焦。忌食生冷油腻,推荐荔枝核煮水代茶饮。慢性疝气可用药膳如黄芪炖乳鸽,配合南瓜、红枣等补中益气食材。

疝气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改善腹压。日常使用疝气带固定,睡眠时垫高臀部。急性嵌顿需立即就医,慢性期可尝试金樱子15克煎水坐浴。长期调养需保持大便通畅,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结合提肛运动增强盆底功能。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忌久站久蹲等增加腹压行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