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护理
育儿指南编辑
医普小新
育儿指南编辑
医普小新
新生儿五官护理需重点关注眼、耳、鼻、口、皮肤的清洁与防护,主要方法有轻柔擦拭眼部分泌物、避免耳道进水、清理鼻腔结痂、口腔黏膜观察、保持皮肤干爽等。

新生儿眼部易出现分泌物或轻微结膜炎,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从内眦向外眦单向轻柔擦拭。若分泌物呈黄色黏稠状或伴随红肿,可能与细菌性结膜炎有关,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强光直射,洗澡时防止皂液入眼。不建议自行使用眼药水,须遵医嘱选择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
新生儿耳道狭窄脆弱,仅需用湿润棉球清洁外耳廓及耳后褶皱,禁止掏挖耳道。洗澡时可用防水棉球轻塞外耳道口防止进水。若发现耳周红肿、异常分泌物或持续抓挠,可能与外耳道炎有关,需排查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因素,必要时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
鼻腔分泌物干燥易形成结痂阻塞呼吸,可先用母乳或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再用婴儿专用吸鼻器或捻细的棉签卷出。若鼻塞伴随咳嗽、发热,需排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疾病。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或过度刺激鼻黏膜,室内保持50%-60%湿度有助于缓解干燥。

正常新生儿口腔黏膜呈粉红色,若出现白色乳凝块样斑块可能为鹅口疮,需用制霉菌素甘油局部涂抹。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可减少奶渍残留,禁止强行擦拭口腔黏膜。定期检查有无腭裂、舌系带过短等先天异常,发现溃疡或出血点应及时就医。
面部皮肤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重点清洁颈褶、耳后等易积汗部位。红臀或湿疹患儿可涂抹氧化锌软膏,严重渗出时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湿巾,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单独洗涤。脐带残端脱落前须用碘伏每日消毒2次。

新生儿五官护理需遵循适度清洁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哺乳后保持头高位防止呛奶流入耳鼻,定期修剪指甲减少抓伤风险。若出现持续分泌物、红肿溃烂、发热拒奶等症状,或护理3天无改善,应立即就医排查新生儿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家长接触婴儿前后需规范洗手,避免亲吻婴儿面部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