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双相和单相有什么区别

人群心理编辑 健康科普君
22850次浏览

电除颤双相和单相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流波形和能量释放方式,双相波除颤效率更高且所需能量更低。电除颤是治疗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键手段,双相波与单相波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需结合设备类型和患者情况。

双相波除颤器释放的电流方向会在除颤过程中自动反转,形成正负双向的电流波形。这种设计能更有效地终止异常电活动,首次除颤成功率较高。双相波通常使用120-200焦耳的能量范围,对心肌损伤较小,尤其适用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院前急救场景。现代除颤设备多采用双相波技术,其优势还包括缩短复苏时间、减少皮肤伤风险。

单相波除颤器采用单向电流放电,需使用较高能量才能达到除颤效果,常规剂量为360焦耳。这种波形在早期除颤设备中普遍应用,但存在心肌损伤概率增加、除颤后心律失常等潜在风险。单相波技术目前主要见于部分老式设备,其除颤成功率可能受患者胸壁阻抗影响较大,需重复进行电击的概率相对较高。

选择除颤方式时应优先遵循设备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进行电除颤操作前需确保患者心律符合适应症,正确放置电极板,除颤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建议医疗机构定期维护除颤设备,医护人员接受规范化培训,以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