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怎么办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通过增加日照时间、补充维生素D制剂、调整饮食结构、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由日照不足、膳食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肝肾疾病等原因引起。

1、增加日照

每日暴露四肢皮肤于阳光下15-30分钟,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注意避免正午强光时段,婴幼儿需在树荫等散射光环境下进行。

2、补充制剂

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3制剂如胆维丁乳、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需定期监测血钙和25羟维生素D水平,防止补充过量。

3、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蛋黄、强化乳制品,同时保证钙质摄入,哺乳期母亲需同步补充,早产儿需早期强化营养。

4、病因治疗

慢性腹泻或肝胆疾病导致的吸收障碍需治疗原发病,肾性佝偻病需使用活性维生素D,遗传性低磷血症需联合磷酸盐制剂。

患儿需定期监测骨骼发育指标,避免过早负重行走,哺乳期母亲及孕妇应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可适当增加补充剂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三个月宝宝大量吐奶

三个月宝宝大量吐奶可能与喂养姿势不当、过度喂养、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因素有关,建议调整喂养方式并观察症状变化。

1、喂养姿势不当

喂奶时宝宝头部低于身体,容易吸入空气导致吐奶。家长需保持宝宝头高脚低姿势,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

2、过度喂养

胃容量过载会引发喷射性吐奶。家长需按需喂养,单次奶量不超过120毫升,间隔2-3小时喂养一次。

3、胃食管反流

可能与贲门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频繁吐奶伴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或雷尼替丁口服溶液。

4、牛奶蛋白过敏

通常伴有湿疹或血便,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严重过敏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蒙脱石散等药物。

少量多次喂哺,喂奶后避免立即平躺,若吐奶伴随体重不增、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儿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