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的诊断项目是什么
女性疾病编辑
医点就懂
女性疾病编辑
医点就懂
外阴炎的诊断项目主要包括妇科检查、分泌物检查、病原体检测、组织活检以及血液检查等。外阴炎通常由感染、过敏、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妇科检查是诊断外阴炎的基础项目,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外阴皮肤颜色、肿胀程度、有无溃疡或赘生物等异常表现。检查时可能发现外阴充血、水肿、抓痕或苔藓样变等体征,同时会评估阴道分泌物性状,如颜色、气味、黏稠度等。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但需避开月经期。
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或培养,可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感染或滴虫性阴道炎等。常用方法包括湿片法观察线索细胞、假菌丝,以及革兰染色判断菌群失调。部分医院会进行胺试验或pH值测定辅助诊断,pH值超过4.5可能提示细菌感染。
针对特异性感染需进行病原体检测,如PCR技术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对于反复发作的外阴炎,可能需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部分情况下需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或通过醋酸白试验筛查HPV感染相关病变。

对于长期不愈的溃疡、色素改变或增厚皮损,需通过活检排除外阴上皮内瘤变或恶性肿瘤。常用方法包括穿刺活检、切除活检等,病理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硬化性苔藓、扁平苔藓等特异性病变。该检查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创口需保持干燥避免感染。
血液检查有助于排查系统性病因,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或免疫功能异常者的免疫球蛋白测定。对于怀疑过敏性外阴炎的患者,可能需进行过敏原筛查。绝经后患者还需检测雌二醇等激素水平,判断是否与萎缩性外阴炎相关。

确诊外阴炎后,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洗液清洗外阴,如出现瘙痒切忌抓挠。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感染性外阴炎复发。建议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