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容易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妇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人工流产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概率。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主要与手术操作刺激、激素水平波动、盆腔炎症反应、术后护理不当、个体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人工流产过程中,宫腔器械的机械性刮除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碎片逆流至盆腔。这类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激素作用下仍具有增殖能力,可能形成新的异位病灶。术后建议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减少内膜再生。
妊娠终止后体内孕激素水平骤降,可能激活残留的异位内膜细胞。雌激素优势状态会促进病灶生长,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遵医嘱使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GnRH-a类药物暂时降低雌激素水平。
术后创面易继发感染,炎性因子刺激盆腔腹膜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典型症状包括下腹坠痛伴肛门坠胀感,妇科检查可能触及触痛结节。需规范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流产后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或性生活,可能加重盆腔充血状态。异位病灶在血流丰富的环境中更易增殖,临床常见术后3-6个月复发经期腹泻症状。建议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携带GSTM1基因缺失等变异人群,对异位内膜的清除能力较弱。这类患者即使规范治疗,复发率仍可能超过普通人群。需长期随访监测,必要时考虑地诺孕素片等药物维持治疗。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并使用碘伏消毒液稀释冲洗。饮食上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其富含的ω-3脂肪酸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阴道超声,监测CA125水平变化。出现进行性痛经或性交痛时需及时就诊,避免病灶侵蚀直肠或膀胱。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改善盆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