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如何治疗

子宫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中医调理、生活干预等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干细胞突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坠胀等症状。
子宫肌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亮丙瑞林注射液等药物。米非司酮片通过拮抗孕激素受体抑制肌瘤生长,适用于围绝经期女性。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缓解经量增多症状。亮丙瑞林注射液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缩小肌瘤体积,但需警惕骨质流失等副作用。药物治疗适用于肌瘤较小或症状较轻者,需定期复查肌瘤变化。
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是常见手术方式。肌瘤剔除术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方式切除肌瘤组织,保留子宫结构,适合有生育需求者。子宫切除术适用于肌瘤多发、体积过大或疑似恶变者,术后需关注卵巢功能变化。手术指征包括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引起严重贫血或压迫症状等情况。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坏死萎缩,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该治疗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暂时性抑制,适用于拒绝手术或合并基础疾病者。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介入治疗后肌瘤体积可缩小40-60%,但存在复发可能。
中医将子宫肌瘤归为癥瘕范畴,常用少腹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方剂调理气血。针灸选取关元、子宫等穴位改善局部循环,艾灸神阙穴可温经散寒。需注意中药疗程较长,应与现代医学检查相结合,避免延误病情。体质偏寒者可配合生姜红糖水温养胞宫。
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避免食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量进行瑜伽、快走等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可热敷下腹部缓解痛经。定期妇科检查监测肌瘤变化,出现异常出血及时就医。
子宫肌瘤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深色蔬菜和全谷物,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可通过冥想、深呼吸调节情绪。记录月经周期和出血量变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盆腔超声检查。治疗期间禁止擅自服用含雌激素的药品或补品,所有治疗方案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若出现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或经期大出血,应立即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