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后如何护理

胸腔镜手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呼吸训练、疼痛控制、活动恢复及饮食调整。主要有伤口清洁消毒、深呼吸咳嗽练习、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渐进式活动、高蛋白饮食等措施。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观察有无红肿渗液。胸腔镜切口虽小但仍需避免沾水,洗澡时可使用防水敷贴。若发现伤口发热、疼痛加剧或渗血渗液,应及时就医处理。术后7-10天可拆除缝线,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麻醉和胸腔操作可能影响肺功能,术后需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练习。可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咳嗽时可用枕头轻压伤口减轻疼痛,每日练习3-4次,每次5-10分钟,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术后48小时内疼痛较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突然加重可能提示并发症,需及时复查。非药物缓解包括调整体位、局部冷敷及放松训练。
术后6小时可床上翻身活动,24小时后在搀扶下床旁站立。1周内避免提重物和扩胸运动,2周后逐步恢复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胸腔镜手术患者2-4周可恢复日常活动,但剧烈运动需术后1-3个月经医生评估后开展。活动时出现气促、心悸应立即停止。
术后6小时禁食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改为半流质、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少食多餐避免腹胀,限制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但心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水量。
术后1个月内避免吸烟饮酒,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定期复查胸片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切口化脓等症状需立即就诊。保持乐观心态,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胸部张力。根据医嘱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与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