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转移性肺癌?

关键词: #肺癌
关键词: #肺癌
转移性肺癌是指原发于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或直接浸润扩散至肺部形成的继发性肺癌。常见原发灶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肝癌、肾癌等。
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迁移至肺部毛细血管或淋巴结,黏附于血管内皮后穿透血管壁,在肺组织微环境中增殖形成转移灶。这一过程涉及上皮-间质转化、免疫逃逸等多种机制。
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以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为首发表现。若转移灶压迫支气管可能引发阻塞性肺炎,表现为发热、脓痰。
CT检查可见多发圆形结节,多分布于肺外周带,结节边缘光滑或分叶状。部分病例呈现"炮弹样"转移特征,即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PET-CT能同时显示原发灶与转移灶的代谢活性。
通过支气管镜活检或CT引导下肺穿刺获取组织标本,病理检查可见与原发灶一致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来源,如TTF-1阴性而CK20阳性提示结直肠癌转移。
需结合原发肿瘤类型制定方案,包括全身化疗如紫杉醇注射液、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局部治疗可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或微波消融,孤立转移灶可考虑手术切除。
确诊转移性肺癌后应完善全身评估,明确原发灶及其他转移部位。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配合适量有氧运动维持心肺功能。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治疗效果,出现咯血或持续胸痛需及时就医。心理疏导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