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肛肠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肛肠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直肠息肉的常见症状主要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肛门坠胀感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

便血是直肠息肉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大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出血量较少且不与粪便混合。息肉表面黏膜破损或摩擦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若长期便血可能引发贫血,需通过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裸花紫珠片等止血药物辅助治疗。
直肠息肉可能刺激肠壁神经导致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息肉体积增大会占据肠腔空间影响粪便通过,部分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感。可通过电子肠镜评估息肉大小位置,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建议在内镜下切除。
较大息肉可能引起左下腹隐痛或胀痛,排便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息肉继发感染时会出现持续性绞痛,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与肠易激综合征鉴别,腹部CT或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息肉是否引发肠套叠等并发症。

直肠黏液腺瘤或炎症性息肉常分泌大量黏液,表现为粪便外包裹透明或白色黏液。黏液可能带有腥臭味,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需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和肿瘤标志物筛查,排除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低位直肠息肉可能产生肛门异物下坠感,久坐或排便时症状加重。带蒂息肉脱出肛门外时可见紫红色肿物,需与痔核鉴别。肛门指检可触及柔软肿块,确诊需依赖肠镜活检病理检查。

发现上述症状应避免自行使用止血栓剂或灌肠处理,建议完善肠镜检查明确息肉性质。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每天1500毫升饮水量,规律作息避免久坐。腺瘤性息肉患者应每1-2年复查肠镜,家族性息肉病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和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