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的症状是什么
肛肠科编辑
医语暖心
肛肠科编辑
医语暖心
假膜性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假膜性肠炎通常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腹泻是假膜性肠炎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水样便或黏液便,严重时可出现血便。腹泻次数较多,每日可达数十次,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腹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腹痛多位于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腹痛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腹痛可能与肠道炎症和痉挛有关,需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发热多为低至中度,体温在37.5-39摄氏度之间,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发热通常与肠道感染和炎症反应有关,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持续发热需警惕感染加重或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尤其在疾病初期或病情较重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神经反射有关,需少量多次进食流质食物。
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患者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严重脱水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循环系统症状。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假膜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进食高纤维、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血便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治疗。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