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需要什么样的检查
              肛肠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肛肠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溃疡性结肠炎通常需要通过肠镜检查、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综合手段确诊。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肠镜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充血、糜烂、溃疡等病变特征。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对于急性重症患者可能暂缓检查,避免穿孔风险。
粪便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及潜血,粪便培养能排除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疾病。钙卫蛋白检测有助于区分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对监测疾病活动度具有参考价值。
血常规可发现贫血、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能反映炎症活动程度。血清白蛋白降低提示营养不良,自身抗体如p-ANCA检测对鉴别克罗恩病有一定辅助意义。

腹部CT或MRI可评估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等改变,钡剂灌肠检查能显示结肠轮廓异常,但急性期禁用。超声检查对并发症如肠梗阻、脓肿有筛查作用。
通过肠镜活检获取黏膜组织,显微镜下可见隐窝结构扭曲、杯状细胞减少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需与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等疾病进行病理鉴别。

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日常需保持低纤维、低脂饮食,避免乳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记录排便频率及性状变化,出现持续腹痛、便血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