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患者如何正确饮食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血液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淋巴瘤患者可通过均衡膳食、补充优质蛋白、增加维生素摄入、控制脂肪摄入、保持水分充足等方式调整饮食。淋巴瘤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化学物质接触、放射线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下降、盗汗、皮肤瘙痒等症状。

淋巴瘤患者需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配比,优先选择全谷物、薯类等低升糖指数主食,避免精制糖摄入过多。每日可安排3-5餐,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减少高温油炸食品。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时可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南瓜泥等。
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摄入1-1.5克蛋白质,优选鸡蛋清、脱脂牛奶、鱼虾等低脂高蛋白食物。化疗期间可增加乳清蛋白粉补充,但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豆制品摄入。避免加工肉制品,红肉每周不超过300克,烹调时去除可见脂肪。
深色蔬菜水果每日应达到500克以上,重点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西蓝花,以及富含β-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菠菜。化疗导致口腔溃疡时可榨汁饮用,但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维生素D缺乏者每周可食用2-3次深海鱼类。

每日脂肪供能比不超过30%,减少动物油脂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可选用橄榄油、山茶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坚果每日控制在20克以内。骨髓抑制期需严格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预防脂肪泻发生。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化疗期间可增加至2500毫升。除白开水外,可交替饮用淡蜂蜜水、柠檬水、米汤等。出现水肿或心功能不全时需限制钠盐摄入,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发热期间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

淋巴瘤患者饮食需根据治疗阶段动态调整,化疗前1-2周可提前增加营养储备,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恶心呕吐,恢复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所有食材需充分清洗烹熟,避免生食。定期监测体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出现持续食欲减退或吞咽困难时需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需避免餐后立即平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