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预防龋齿
口腔科编辑
医路阳光
关键词: #龋齿
口腔科编辑
医路阳光
关键词: #龋齿
预防龋齿需通过日常清洁、饮食调整、定期检查等综合措施实现。主要有巴氏刷牙法、使用含氟牙膏、限制高糖饮食、窝沟封闭、定期口腔检查等方法。

采用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刷牙时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短距离水平颤动清洁牙龈沟,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每日至少早晚各一次。避免横向拉锯式刷牙,以免损伤牙釉质。儿童需家长协助完成刷牙,确保清洁效果。
含氟牙膏可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氟化物能与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更稳定的氟磷灰石,降低龋齿发生概率。成人可选择含氟量0.1%-0.15%的牙膏,3岁以下儿童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注意刷牙后彻底漱口,避免过量吞咽。
减少精制糖摄入可降低致龋风险。避免频繁食用糖果、蛋糕等黏性高糖食物,两餐间不额外进食甜食。食用后及时漱口,酸性饮料建议用吸管饮用以减少牙齿接触。适当增加奶酪、坚果等富含钙磷的食物,帮助再矿化。

窝沟封闭能保护磨牙咬合面。儿童6-7岁第一恒磨牙萌出后,9-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时是封闭最佳时机。清洁干燥牙面后涂布流动树脂材料,封闭深窝沟防止食物残渣滞留。封闭剂通常可维持数年,需定期检查修补。
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口腔检查。牙医通过探诊、X光片早期发现隐匿性龋坏,对高风险人群可局部涂氟或实施预防性树脂充填。同时清除牙结石,抛光牙面减少菌斑附着。妊娠期妇女、正畸患者等需增加检查频率。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每日使用牙线清洁邻接面,餐后清水漱口。儿童乳牙期即应开始口腔保健,家长需监督刷牙并避免口对口喂食。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血糖控制。发现牙齿敏感、黑斑等早期龋齿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