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拔除阻生牙的手术过程和术后反应的客观认识

拔除阻生牙是口腔外科常见手术,通常需切开牙龈、去骨、分割牙齿后取出,术后可能出现肿胀、疼痛、出血等反应。阻生牙拔除术适用于智齿或其他无法正常萌出的牙齿,手术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术后需配合抗感染与伤口护理。
拔除阻生牙的手术过程分为术前评估、麻醉、切开翻瓣、去骨分牙、清理缝合五个步骤。术前需通过X光片或锥形束CT评估牙齿位置与邻近结构关系。局部麻醉或镇静麻醉可确保手术无痛进行。切开牙龈并翻起黏骨膜瓣后,使用高速手机或骨凿去除覆盖牙冠的骨质。若牙齿阻生角度复杂,需用钻针分割牙冠与牙根后分块取出。术后需搔刮牙槽窝清除残余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缝合创口。手术时间通常为30-90分钟,复杂病例可能延长。
术后24-48小时为急性反应期,患侧面部可能出现中度肿胀伴局部皮温升高,开口度暂时受限。渗血可通过咬紧无菌棉球压迫止血,唾液带血丝属正常现象。疼痛多在术后3天达高峰,5-7天逐渐缓解。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干槽症,表现为术后3-4天剧烈疼痛伴腐臭味,需及时清创处理。术后2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及使用吸管,进食温凉软食以减少出血风险。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疼痛与炎症。
术后护理需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避免触碰血凝块。肿胀部位前3天冰敷、后期热敷有助于消肿。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需及时复诊。多数患者1-2周基本恢复,骨组织完全愈合需3-6个月。定期复查可监测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牙槽嵴修整术改善咬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