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为什么容易患鹅口疮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颗葡萄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颗葡萄
新生儿容易患鹅口疮主要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口腔黏膜屏障功能弱、白色念珠菌感染、喂养方式不当、母亲产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尤其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较低,难以有效抵抗白色念珠菌的侵袭。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重复感染。
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唾液分泌量少,自洁能力差,易受真菌定植。哺乳后可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口腔,减少奶渍残留。若出现黏膜破损,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白色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可通过污染的奶具、母亲乳头或医护人员手部传播。建议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哺乳前清洁乳头。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口腔贴片或氟康唑口服混悬液。
人工喂养时奶瓶消毒不彻底、奶液温度过高或配方奶过浓,均可能损伤口腔黏膜。母乳喂养时母亲需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可配合使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
若母亲存在阴道念珠菌病,分娩时新生儿可能经产道感染。孕期发现真菌性阴道炎应及时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密切观察口腔情况。出现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咪康唑口腔凝胶。

预防新生儿鹅口疮需注意哺乳卫生,每次喂奶后喂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避免用力擦拭。奶具每日消毒,母乳喂养前用温水清洗乳头。保持新生儿衣物及bedding干燥清洁,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若口腔白斑持续不消退或伴随拒奶、哭闹,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刮除白膜导致黏膜损伤。哺乳期母亲应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合理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增强黏膜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