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口疮的

小儿五官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354次浏览

关键词: #中医 #口疮

中医治疗口疮主要通过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健脾祛湿等方法,结合内服中药、外用药粉及针灸等综合干预手段。

一、内服中药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心火上炎型常用导赤散加减,含生地黄、木通等成分,可缓解舌边溃疡伴心烦症状。脾胃湿热型多用泻黄散,含石膏、栀子等,针对口唇糜烂、口臭明显者。阴虚火旺型常选知柏地黄丸,含知母、黄柏等,适用于反复发作伴口干咽燥。中成药如口炎清颗粒、牛黄解毒片等也常用于辅助治疗。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寒药物。

二、外用药物

局部使用青黛散、冰硼散等清热解毒类药粉直接喷洒创面。锡类散含儿茶、硼砂等成分,可促进黏膜修复。对于疼痛明显者,可用复方西瓜霜喷雾剂含漱。溃疡较深者可配合吴茱萸醋调敷涌泉穴引火下行。外治时需避开进食前后,防止误吞药物。

三、针灸疗法

主穴选取合谷、足三里等调节气血,配廉泉、金津玉液等局部穴位。心火亢盛加刺少府、劳宫,胃热加内庭,阴虚加太溪。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分钟。耳针取口、神门等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晕针或感染。

四、饮食调理

忌食辛辣燥热及煎炸食物,如辣椒、羊肉等易助火生热之品。推荐绿豆、莲藕、荸荠等清热食材,阴虚者可食用银耳百合羹。脾胃虚弱者宜用山药、薏苡仁煮粥。饮用淡竹叶茶或金银花露有助于缓解症状,但虚寒体质不宜过量。

五、情志调节

长期焦虑紧张易致心肝火旺诱发口疮,可通过八段锦、静坐调息疏解情绪。夜间足浴加入艾叶、花椒等温经通络,改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耗伤阴液,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复发。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需根据舌脉象判断虚实寒热。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注重调理体质。治疗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硬物刺激创面。反复发作或溃疡面超过5毫米者建议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白塞病等系统性疾病。日常可按摩劳宫、涌泉等穴位帮助预防,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维持口腔湿润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