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有哪些传染方式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方式传染。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消化道传播和血液传播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这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飞沫传播的风险与患者排菌量、接触距离和环境通风情况有关。患者在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
接触传播指健康人直接接触患者的痰液、唾液等分泌物,或接触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多见于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接触传播的风险可通过勤洗手、不共用生活用品等措施降低。患者的分泌物应妥善处理,污染物品需消毒。
孕妇患活动性肺结核时,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或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这种传播方式较为少见。孕期发现肺结核应及时治疗,新生儿需进行预防性用药。哺乳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继续哺乳。

饮用未经消毒的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牛奶或乳制品可能导致消化道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在实行牛奶巴氏消毒的地区已很少见。消化道传播的肺结核多表现为肠结核,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体重下降。避免饮用生奶可有效预防此类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在医疗操作中可能发生,如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传播的肺结核较为罕见。规范的消毒措施和医疗操作可避免此类传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肺结核患者应注意隔离防护,居住环境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患者使用的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痰液需用专用容器收集并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合理膳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检,监测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