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导致肺结核的出现

传染科编辑 医路阳光
175次浏览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 #肺结核的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传染源、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环境因素。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典型表现为咳嗽、低热、盗汗等,需结合痰检和影像学确诊。

1、免疫力低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等因素可显著降低机体抵抗力。结核分枝杆菌趁机侵入肺泡巨噬细胞并大量繁殖,导致肺部出现干酪样坏死病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午后低热,伴有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临床常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联合乙胺丁醇片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

2、密切接触传染源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或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可能通过吸入含菌飞沫核感染。传染性最强的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在未治疗情况下,每年可传染10-15人。接触者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伴少量血丝痰,胸部X线可见上肺野斑片状阴影。建议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必要时预防性服用异烟肼片3-6个月。

3、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淋巴细胞功能受损,维生素D缺乏影响巨噬细胞杀菌能力。这类人群感染后易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影像学显示肺尖部云雾状阴影伴卫星灶。患者常见夜间盗汗浸湿衣被,需加强高蛋白饮食并补充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期间应监测肝功能,避免异烟肼片与利福平胶囊联用导致的肝损伤。

4、慢性疾病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肺泡巨噬细胞趋化功能下降,矽肺患者肺部清除机制受损,这两类人群结核病发病率较常人高3-5倍。病变多表现为纤维空洞型,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高。除规范使用吡嗪酰胺片抗结核外,需严格控制血糖在7-8mmol/L,矽肺患者应脱离粉尘环境。

5、环境因素

通风不良的集体居住环境如监狱、宿舍等,飞沫核浓度易达到感染剂量。寒冷潮湿气候可削弱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矿区粉尘环境会损伤肺组织防御能力。这类感染者常见结核性胸膜炎,表现为胸痛伴胸腔积液。除标准四联药物治疗外,需改善居住环境通风条件,高危人群可接种卡介苗预防。

肺结核患者应保持居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饮食需保证每日90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来源。康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气促症状。所有密切接触者应完成6-8周医学观察,出现咳嗽咳痰超过两周需及时进行痰结核菌检查。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停药以防产生耐药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