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感染艾滋病的几种早期症状
性病科编辑
医语暖心
性病科编辑
医语暖心
艾滋病早期症状可通过避免高危行为、使用安全套、规范医疗操作、拒绝共用注射器、及时阻断治疗等方式预防。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痛、乏力等症状。

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是预防HIV感染的核心措施。HI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发生阴道交、肛交等行为时,黏膜接触含病毒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可能导致感染。建议固定性伴侣并确认双方HIV检测结果,商业性行为应全程使用安全套。若发生暴露,72小时内可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片等阻断药物。
乳胶或聚氨酯安全套能有效阻隔体液交换,降低HIV传播概率。性行为全程需正确使用未过期的安全套,避免滑脱或破裂。水基润滑剂可减少摩擦损伤,油基润滑剂会破坏安全套材质。安全套对肛交的保护效率可达80%以上,是男男性行为者的必要防护工具。
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避免手术器械、牙科设备、采血针等重复使用或灭菌不合格。纹身、穿耳等有创美容操作应选择正规机构,确认器械为一次性或经高压灭菌。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需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碘伏消毒,并评估暴露后预防用药必要性。

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是HIV高危传播途径,血液残留的病毒可通过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建议吸毒人员使用清洁针具交换服务,或改用美沙酮口服替代治疗。注射前需用漂白剂重复冲洗针具,但该方法仍存在30%以上的失败概率,彻底戒断才是根本解决方式。
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启动暴露后预防可降低80%感染风险。常用方案为替诺福韦恩曲他滨片联合多替拉韦钠片,需连续服用28天。阻断治疗越早效果越好,2小时内用药最佳。服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通常1-2周后缓解。

日常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出现持续发热、口腔白斑、体重骤降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测HIV抗体。确诊感染者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基本消除传播风险。避免歧视HIV携带者,日常接触如握手、共餐不会造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