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止吐的快速方法是什么?

关键词: #儿童
关键词: #儿童
儿童止吐的快速方法主要有保持侧卧防误吸、少量多次补液、调整饮食、穴位按压、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等。儿童呕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感染、晕动症、过敏反应、颅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需根据病因选择干预措施。
呕吐时立即将儿童置于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清理口腔残留物后,用温水湿润毛巾擦拭面部。持续呕吐期间须专人看护,观察呼吸频率与面色变化。若出现呛咳或呼吸困难,需立即拍背并就医。
呕吐停止后1-2小时开始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可选用低渗电解质溶液或米汤,避免高糖饮品刺激胃肠。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需静脉补液治疗。6月龄以下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
呕吐缓解后4-6小时尝试喂食清淡流质,如米粥汤、苹果泥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奶制品、高糖及油腻食物刺激胃肠。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单次食量不超过平日1/3。症状完全缓解24小时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按压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横指)或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可缓解呕吐反射。用拇指指腹以适度力度画圈按压,单侧持续1-2分钟。此法对晕车、功能性呕吐效果较好,但感染性呕吐需配合抗炎治疗。操作时注意儿童耐受度,避免用力过度。
严重呕吐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多潘立酮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抑制呕吐中枢,蒙脱石散吸附消化道病原体,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细菌性胃肠炎需联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颅内高压需甘露醇注射液降颅压。
家长需记录儿童24小时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发热超过38.5℃或呕吐物带血丝时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头晕。日常注意餐具消毒,生冷食物需彻底加热,乘车前1小时避免饱食。反复呕吐超过12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等表现,应及时儿科急诊排查肠梗阻、脑膜炎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