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很危险吗

消化道出血属于急症,病情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少量出血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大量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缓慢少量出血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黑便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逐渐下降导致贫血,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这类情况虽不立即致命,但长期失血可能影响器官功能,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治疗。常见诱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可通过胃镜明确诊断并止血。对于溃疡引起的出血,医生可能开具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抑制胃酸、保护黏膜。
急性大量出血时,患者会呕鲜血或咖啡样物,排出柏油样黑便,伴随心悸、冷汗、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血红蛋白短期内急剧下降。这种情况可能由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溃疡侵蚀血管或肿瘤出血导致,必须立即就医抢救。内镜下止血是首选方法,必要时需输血或手术干预。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因失血性休克、多器官衰竭死亡。肝硬化患者出现呕血尤其危险,死亡率较高。
出现呕血、黑便或不明原因贫血时,应立即禁食并就医检查。恢复期需避免粗糙、辛辣食物,限制烟酒,按医嘱服用抑酸药物。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肝硬化患者需筛查食管静脉曲张。注意观察粪便颜色变化,若再次出现黑便或心悸症状需及时返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