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关键词: #肠炎
关键词: #肠炎
肠炎严重时可能引发肠穿孔、败血症、中毒性巨结肠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肠炎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类型,长期未规范治疗可能造成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肠梗阻等继发损害。
感染性肠炎若由细菌毒素或病毒导致,可能出现肠黏膜大面积坏死脱落,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后细菌入血诱发败血症。部分患者因炎症反复刺激形成肠壁纤维化,逐渐发展为慢性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肠炎可能引发中毒性巨结肠,表现为腹胀高热、心率加快,需紧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克罗恩病长期活动可能形成穿透性瘘管,造成肠管与其他脏器异常连通。
缺血性肠炎因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肠壁缺血坏死,未及时血管再通会引发透壁性肠穿孔。放射性肠炎后期可能出现肠腔狭窄、肠粘连,严重者需造瘘维持营养。儿童轮状病毒肠炎重度脱水可能诱发脑水肿,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易引发心律失常。长期慢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不良表现。
出现持续腹痛加剧、便血增多、高热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需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急性期应严格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