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出血的症状是什么?

肠炎出血的症状主要有便血、腹痛、腹泻、发热、贫血等。肠炎出血通常由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便血是肠炎出血最典型的症状,血液可能呈现鲜红色、暗红色或柏油样,常与粪便混合或附着于表面。感染性肠炎引起的便血多伴随黏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腹痛多位于下腹部或左下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克罗恩病引起的腹痛常伴有右下腹包块,缺血性肠炎则突发剧烈腹痛伴便血。需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匹维溴铵片、颠茄片等解痉药物。
腹泻次数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放射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脂肪泻,溃疡性结肠炎则常见晨起腹泻。可遵医嘱使用洛哌丁胺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同时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
感染性肠炎常出现38-39℃的中低热,若发生肠穿孔或败血症可表现为高热寒战。克罗恩病活动期可能出现长期低热。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盲目使用退热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片或物理降温。
长期慢性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贫血与病情活动度相关。需完善血常规检查,遵医嘱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严重贫血需输血治疗。
肠炎出血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急性期可短期进食流质。注意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监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出血量增加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肠蠕动加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