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原则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原则主要包括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及控制危险因素等措施。需在发病后4.5小时内启动静脉溶栓,同时结合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静脉溶栓是脑梗塞急性期的核心治疗手段,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如阿替普酶注射液是首选药物,需在发病后3-4.5小时内完成给药。抗血小板聚集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抑制血栓进一步形成。改善脑循环通过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减轻自由基损伤,保护半暗带神经元。控制危险因素包括调控血压血糖,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预防再发栓塞。
患者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避免头部剧烈活动。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康复训练需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和吞咽功能训练。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流质食物,避免呛咳引发肺炎。家属需协助记录症状变化,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检查,为后续康复治疗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