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尿酸结石、慢性尿酸性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肾功能不全以及伴随症状等。尿酸性肾病是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引发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一组疾病。
尿酸结石是尿酸性肾病的常见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肾绞痛、血尿等症状。尿酸结石的形成与尿液酸碱度降低和尿酸排泄增加有关。尿酸结石在X线下通常不显影,需要通过超声或CT检查确诊。治疗上可采用碱化尿液、增加饮水量等方法,必要时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慢性尿酸性肾病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等症状。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该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控制血尿酸水平是治疗的关键,可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
急性尿酸性肾病常见于肿瘤溶解综合征等情况,表现为突发少尿或无尿。大量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损伤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患者血尿酸水平常显著升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治疗需积极水化、碱化尿液,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尿酸性肾病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长期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损害可逐渐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能出现水肿、贫血、高血压等并发症。治疗上需控制原发病,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尿酸性肾病患者常伴有痛风性关节炎、代谢综合征等表现。关节红肿热痛是痛风的典型症状,多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等。这些伴随症状与高尿酸血症有密切关系,需综合治疗。
尿酸性肾病患者应注意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尿酸排泄。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尿酸和肾功能指标,遵医嘱规范使用降尿酸药物。出现腰痛、血尿、少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