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警惕病从脐入致败血症

新生儿编辑 医颗葡萄
139次浏览

关键词: #败血症 #新生儿

新生儿败血症可能由脐部感染引起,需警惕脐部护理不当导致的病原体入侵。败血症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污染、规范消毒操作、观察异常分泌物、及时就医处理感染迹象。

1、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前需每日用75%医用酒精或碘伏棉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消毒后保持局部通风。避免使用爽身粉等粉末状物质覆盖脐部,防止结块滋生细菌。脐部沾水后需立即用无菌纱布蘸干,潮湿环境易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繁殖。

2、避免尿液粪便污染

更换纸尿裤时应将前端反折至脐部以下,防止排泄物接触未愈合的创面。排便后需用温水从前向后清洗会阴,再用单独棉签清洁脐周褶皱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暂时使用脐部保护贴,但需每2-3小时检查是否渗漏。

3、规范消毒操作

消毒前护理人员需用流动水洗手,使用一次性消毒棉签蘸取消毒液,提起脐带残端充分暴露根部进行螺旋式擦拭。避免重复使用棉签或触碰已消毒区域,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常见致病菌可通过交叉感染入侵。

4、观察异常分泌物

正常脐部分泌物为少量淡黄色浆液性渗出,若出现脓性分泌物、血性渗液或伴有恶臭,可能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脐周皮肤发红、肿胀、皮温升高超过1厘米范围,或新生儿出现发热、拒奶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5、及时就医处理感染

确诊脐炎引发败血症需住院治疗,医生可能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严重感染合并化脓性病灶时需外科清创,必要时进行静脉免疫球蛋白输注支持治疗。

日常护理中应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摩擦脐部。母乳喂养有助于提供免疫球蛋白增强新生儿抵抗力。脐带脱落时间通常在7-14天,若超过3周未脱落或出现肉芽肿需儿科就诊。家长接触新生儿前后均需洗手,探视人员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避免接触婴儿。定期监测体温和进食情况,发现精神萎靡、黄疸加重等全身症状时须急诊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