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骨折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膝盖骨骨折怎么治疗有效

膝盖骨骨折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康复训练及定期复查,治疗方式包括石膏固定、手术内固定等。膝盖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促进恢复。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若出现发热或伤口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或内固定松动。
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被动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术后4-6周逐步增加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训练,如直腿抬高、床边悬垂等。康复过程中需避免负重行走,直至骨折线模糊后逐渐恢复承重。
术后需按医嘱进行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进度。首次复查通常在术后1个月,后续根据愈合情况调整复查间隔。若发现内固定移位或愈合延迟,可能需调整康复方案或二次手术。复查时需携带既往影像资料供医生对比。
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主要采用膝关节支具或长腿石膏固定4-6周。固定期间可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中成药促进骨痂形成,或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关节面不平整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克氏针张力带或髌骨爪固定。术后可静脉滴注注射用骨肽促进骨愈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严重粉碎骨折可能需部分髌骨切除术,术后需更长时间康复训练。
术后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康复期间可使用拐杖辅助行走,6个月内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若出现膝关节僵硬、持续疼痛或异常响声,需及时复查排除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