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体破裂是怎么回事?

内分泌科编辑 医言小筑
1259次浏览

关键词: #酮体

酮体破裂可能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酒精性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妊娠剧吐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治疗、终止妊娠等方式干预。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与胰岛素缺乏、感染、应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尿、烦渴、呼吸深快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糖,同时需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2、长期饥饿

长期禁食或极端节食可能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过量酮体。建议逐步恢复规律饮食,优先补充碳水化合物,可食用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突然大量进食高脂食物。

3、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长期酗酒可能抑制糖异生,伴随呕吐、脱水时易诱发酮症。患者需立即戒酒,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必要时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复合维生素注射液预防韦尼克脑病。

4、严重感染

重症肺炎、脓毒血症等感染可能引发代谢紊乱。需进行血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同时监测血气分析。

5、妊娠剧吐

妊娠期剧烈呕吐可能导致脱水与酮症,需检测尿酮体与电解质。轻症可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缓解,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或持续酸中毒时需考虑终止妊娠。

出现酮体破裂需立即就医监测血糖、血酮、电解质等指标。恢复期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校准血糖仪,妊娠呕吐者可少量多次进食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所有患者康复后均应接受营养评估,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预防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