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会出现哪些表现 狂躁症属不属于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科编辑 医点就懂
745次浏览

关键词: #精神 #疾病

狂躁症属于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症状。狂躁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典型表现,可能与遗传、神经递质异常、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1、情绪高涨

患者常表现出异常兴奋、愉悦或易激惹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且持续存在。可能伴有夸大观念,如过度自信或认为自己具有特殊能力。情绪波动剧烈时可出现攻击行为或冲动消费等表现。情绪高涨期通常持续一周以上,可能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

2、思维奔逸

患者思维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语速增快、话题跳跃、联想丰富。可能出现意念飘忽、注意力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单一任务。部分患者会创作大量缺乏逻辑的文字或艺术作品。这种思维变化常伴随睡眠需求减少却精力充沛的矛盾现象。

3、活动增多

患者行为明显增多且目标导向性差,可能同时开展多个不切实际的项目。常见过度社交、不停走动、危险驾驶等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性欲亢进、过度消费等冲动行为。这种活动增多往往导致身体过度消耗而体重下降。

4、其他精神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如夸大妄想或被害妄想。可能伴有焦虑、易怒等情绪反应。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混乱或行为紊乱,需要及时医疗干预。这些症状通常与情绪状态相关,在情绪平稳后可缓解。

5、生理变化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改变、睡眠需求减少、精力过盛等生理变化。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可表现为瞳孔扩大、心率加快。内分泌系统变化可能导致月经紊乱。这些生理变化多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狂躁症患者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常用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规律作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保持环境安静稳定。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心理治疗有助于症状改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感情淡漠的症状
下一篇:恋物症的治疗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