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眼压是怎么引起的

高眼压可能由房水循环障碍、眼部外伤、葡萄膜炎、激素类药物使用、青光眼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激光治疗、手术等方式干预。高眼压通常表现为眼胀、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房水生成与排出失衡是常见诱因,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有关。长期高眼压可能损伤视神经,表现为视野缺损。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药物调节房水代谢,必要时联合激光小梁成形术改善引流。
眼球挫伤或穿通伤可能导致前房积血、晶状体脱位等结构改变,机械性阻塞房水流出通道。急性期伴随眼睑肿胀、结膜充血,需紧急处理原发损伤,后期若持续高眼压可考虑使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严重者需行前房冲洗术。
炎症反应会使虹膜后粘连或形成瞳孔膜闭,阻碍房水流通。患者常伴畏光、睫状充血,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控制炎症,联合阿托品眼用凝胶防止粘连。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虹膜周边切除术重建房水循环通路。
长期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增加小梁网细胞外基质沉积,降低房水外流效率。常见于过敏性结膜炎或哮喘患者,表现为用药后眼压渐进性升高。需逐步停用激素并更换为氟米龙滴眼液等低升压药物,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因小梁网变性导致房水排出受阻,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房角完全关闭。典型症状包括虹视、恶心呕吐,需紧急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降低眼压,必要时行小梁切除术或虹膜周切术。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一次性大量饮水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眼部微循环。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测量眼压,糖尿病患者应增加筛查频率。出现视物变形、夜间虹视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眼科,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